省直十三支部:西湖三揖太炎墓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省直十三支部:西湖三揖太炎墓
  • 来源:省直十三支部      作者:雷位卫      日期:2017-07-12      编辑:省直十三支部      点击:3934
  •     2017年7月初,因有事去杭州出差,在办完事之后,决定和爱人、小女游一游西湖。当天天气晴朗,乘坐公交车来到久负盛名的苏堤,准备看一看苏东坡这位四川老乡在杭州留下的胜迹。
        在苏堤站下车,迎面是个大池塘,里面的鱼儿往来穿梭,女儿把面包掰碎丢下水,马上争抢不停,给人充满活力的感觉。苏堤最有特色的是柳树,现在是夏天,苏堤春晓的景色是看不到了。堤两旁的柳树已经把道路遮住,留下荫凉。当天是周五,游人特别多,加上烈日当头,走了几步,竟浑身是汗。这时自己却有一件大煞风景之事――内急。在苏堤这边因靠近西湖,没有厕所,问了几个保安,说跨过马路便是。一路穿花拂柳,却走到一座纪念馆,定睛一看,匾额上几个字:“太炎先生纪念馆”!
        原来太炎先生的墓便在这里。去杭州之前,曾查阅过杭州的人文遗迹,章太炎的故居和墓就在其中,但并没有记下位置。前年曾读过先生的《书》与诸多诗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没想到,当日却不期而遇,也算是我这个民革后进和先生的一种奇异的缘分吧。
        看资料,知道该馆是1988年修建,建在西湖畔南屏山荔枝峰下,斜对面就是著名的雷峰塔景点。进入馆中,迎面是章太炎先生的汉白玉雕像,大约是定格其老年时的神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书卷气十足,与平日在书刊上所见照片的那种桀骜不羁之气有所差别。纪念馆大厅上有一匾额“大独必群”,乃章太炎先生所说“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群必以独成”等观点,阐释了先生对“独”和对“群”的观念。两旁的对联,上联是:革命仰先驱岂独文章称巨子;下联是:湖山添胜景长留楷范励来人。第二层匾额上书“提奖光复堂”,是介绍太炎先生革命历程的展厅。先生在清光绪年间,先参与维新运动,后又走上排满革命的道路,写下《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后又与蔡元培发起光复会,参加孙中山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光复后还担任了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一职。袁世凯窃国之后,毅然参加讨袁,被袁世凯禁锢。1917年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可以说,章太炎先生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以一介书生,投身革命,为辛亥革命缔造民国立下了赫赫功勋。
        文豪鲁迅也曾受教于章太炎先生,他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写道:“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从鲁迅先生的描述中,可以想见,当年的章太炎先生,手持折扇,扇子下面悬挂着一枚大勋章作为扇坠,直入袁世凯的总统府,大声质问。这是何等勇气,何等傲气,何等潇洒,何等风流!
          纪念馆空无一人,但墙上的展板很是精致,展柜中的文物也保存得很好,还有触屏式的资料查阅机。来不及细看,便匆匆以手机拍下,回来细读。
           最里边便是章太炎先生和夫人的墓了。一条约50米长的甬道,一直通道墓前,墓碑上是篆书“章太炎之墓”几个大字,墓前有石制供桌。其夫人汤国梨的墓在左边,据资料介绍,章夫人字志莹,号影观,1883年出生于浙江乌镇的平民之家。她性情刚强,有丈夫气概,且天资聪慧,能诗善书,胸怀政治抱负,为近代女子先驱、诗词家、书法家。博学多才,其志自坚,有“旷代清才,直与贺、柳并辔”之美誉。1980年7月27日,汤国梨以98岁高龄病逝苏州。1986年,迁葬于章太炎墓侧,沙孟海题写墓碑。
          周遭很静,静得仿佛能听到百年前朗朗的书声。在太炎先生墓前,我对其施以三揖之礼。按周礼向尊长行揖礼中的天揖礼,即“身体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约60度”,凡三揖。我想,作为大儒且具有革命精神的的章先生,当不会拘礼,应该不以我不拜而见怪的吧。
          至于借用纪念馆中的卫生间,只能给先生道一声:有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