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委会文章登上民革中央《团结》杂志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乐山:市委会文章登上民革中央《团结》杂志
  • 来源:民革乐山市委会      日期:2023-06-08      编辑:乐山民革      点击:744
  • 近日,由民革中央主管、民革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团结》杂志2023年第2期全文刊登了《为您讲讲“同心·法律服务团”的事》(李然、王修文撰写)。该文从“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组织力”“创新服务路径,彰显影响力”“ 搭建平台载体,增强凝聚力”四个方面介绍了民革乐山市委会深耕法律服务,服务法治建设形成的“同心·法律服务”品牌,彰显了乐山民革以优质法律服务为群众解难事、谋福事、办实事,助力法治四川增效能、启新篇的社会担当。全文如下:

    为您讲讲“同心·法律服务团”的事

    民革乐山市委会(以下简称“市委会”)成立于1986年,现有基层组织14个(总支3个、支部11个) ,党员总数414人。近年来,民革乐山市委会对标“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要求,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果,呈现出了众多特色亮点。其中,市委会深耕法律服务,服务法治建设,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同心·法律服务”品牌。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民革法律人才济济,怎样充分整合、发挥这一人才优势,是市委会近些年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2014 年,为响应民革中央关于发挥人才优势服务社会法治建设的号召,市委会率先启动,整合组织法律人才成立了 “同心·法律服务团”,采用动态管理制度抓人才配置,及时将新发现的优秀法律界人士充实到服务团之中。服务团人数由最初成立时的 13人扩充至26人,均由民革党员中的职业律师和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的人员组成,具备良好的法律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服务团按照专业特长和各自擅长领域,针对需要开展的帮扶活动进行了优化分组和科学配置,充分调动在扶贫、教育、“三农”等领域中专家人才积极性,为推进法律服务工作出谋划策,确保工作精准发力和务买高效。

    除了因才制宜发挥人才最大优势以外,市委会还通过举办培训班、推荐骨干成员参加培训班、组织外出调研等形式加强对服务团成员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同时加强与民革其他地方组织的联动交流,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强、结构优的工作队伍。目前,市委会“同心·法律服务团”在地方已创出特色、创出亮点、创出优势,形成自己服务地方法治建设的小气候。

    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组织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是服务团顺利开展活动的保障。市委会从规范制度入手,从成立之初便制定完善了《民革乐山市委会“同心·法律服务团”工作手册》,选择政府作为服务合作重点,兼顾乡镇、社区,建立了全力推进落实机制。

    随着实践的深入,服务团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断形成系统规范、运行有效的工作体系,将法律帮扶资源重点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如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凉山州美姑县等地等地倾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又制定完善了《民革乐山市委会、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小凉山“同心·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手册》《民革乐山市委会、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小凉山“同心·法律服务”工作站管理办法》,将与基层政府直接签约、定向帮扶的法律服务模式嫁接至民族地区,面向群众开展法律帮扶,切实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同时积极向民族地区传递法治思想、帮助树立法治观念。

    创新服务路径,彰显“影响力”

    抓关键,对接地方政府。2014年4月16日,“同心·法律服务团”与夹江县政府召开法律服务签约启动仪式,现场签订了《法律服务合作协议》,约定法律服务团定期为政府重大决策和大型项目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此次协议的签订,是“同心•法律服务团”第一次同政府签订法律咨询协议。随后,市委会将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与基层人民政府签订法律服务合作协议的创新模式嫁接至民族地区,先后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乐山市金口河区等地政府签订了对口法律服务合作协议,以定向服务的模式,通过法律服务直通车、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义务法律咨询等方式为政府重大决策、大型项目提供科学参考和法律意见,同时向政府部门和有关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律讲座和法治培训,有效助推基层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在金口河区,服务团还将对口服务延伸至乡镇一级,组织两个律师分团分别与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人民政府、和平彝族乡人民政府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助推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法治建设。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服务团成员分片区与当地95个贫困村签订了《常年法律顾问合同书》,分别担任各贫困村的法律顾问。在越西县、九龙县、美姑县等地,10余名党员受聘担任当地政府法律顾问。

    抓亮点,联合职能部门。2019年,市委会联合乐山市民族宗教委,践行 “1+2+3+4+N”工作法,即组织一支专家队伍,发挥资源和平台两大优势,立足三大服务阵地,做实四项工作举措,开展多样化活动,在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马边彝族自治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成立小凉山“同心·法律服务”工作站。至此市委会法律服务工作已实现乐山境内小凉山地区全覆盖,并将法律服务延伸至乐山对口帮扶的 “第十二个县”,同处小凉山地区的美姑县。小凉山“同心·法律服务”工作站是市委会深化法律服务的又一扎实举措,构建了 “党派+部门”联动共推、“地方政府+基层群众”双向服务、“定期服务+日常联络”有序开展、“智力+资金”同步帮扶的良好工作格局。

           搭建平台载体,增强“凝聚力”

    搭平台,锻炼组织人才。将法律服务作为发现人才、锻炼人才、推荐人才的有力抓手,以点带面构建“法律服务+”工作格局,将法律服务贯穿于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组织建设等全局工作中,引导党员在开展法律服务过程中把参政党成员和法律从业者的“双重身份”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以独特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做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工作。在坚持组织领导的前提下将服务团成员“化整为零”,充分发挥“同心·法律服务团”的作用,除统一组织法律服务活动外,积极向省市法律服务团队推荐民革法律人才,目前有10余名民革党员在“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越西分团”“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九龙分团”“乐山·同心律师服务团”等法律服务团队中担任团长、副团长或骨干成员,发挥重要作用。

    善建言,提升专业能力。将送法服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后形成参政议政成果,是市委会送法服务的“一条龙”标配。服务团成员结合实际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不仅为中共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也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执业能力。近年来,服务团成员共撰写30余篇信息,其中《关手破解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调查取证难问题的几点建议》《关手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等12篇被民革中央、四川省政协、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采用。《对峨眉山景区依法治理的分析与建议》《行政决策的现实问题及法治化建议》《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关注与思考》3篇调研报告,得到中共乐山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调研报告《对司法改革区域性推进的回应与反思—以地方法院为考察对象》《我市乡村依法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关于城镇化下的征地安置房管理的建议》被乐山市政协常委会选作大会发言。理论文章 《建设有限政府阳光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在《团结》杂志上全文发表。这些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是服务团成员们以问题为导向,

    在法律服务中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中用脚步丈量而来,彰显了乐山民革党员为群众解难事、实事的信心与决心。

    办实事,彰显服务实效。针对在法律服务中了解到的民族地区脱贫需求,服务团坚持把主动发力与多方借力相结合,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借助与民革上海市委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交流会”契机,为马边、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10所乡镇小学争取到捐赠图书近1万册,价值20余万元。在开展法律服务过程中了解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后,服务团争取到光亚学校培训资源定向支持乐山“一村一幼”建设。此后,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地的乡村幼儿教师分批赴成都进行国际教育免费培训。

    九年来,服务团累计在民族地区开展法治专题讲座近 20次,法治宣传进政府、进学校、进企业活动 100 余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学法用法读本等共10000 余份,接受法律咨询1000余次,解决矛盾纠纷2000余件,实施法律援助 200余次。通过开展法律讲座、送法下乡、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活动参与省、市统一战线法律服务进彝区、进藏区等系列活动,在为老百姓解决困惑的同时,也向民族地区传递法治思想与法治观念,营造了“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在开展法律服务的同时,服务团还发挥着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做好宣传政策、收集民情、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氛围,凝聚了强大合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同心·法律服务团”以优质法律服务为群众解难事、谋福事、办实事,己经成为民革乐山市委会服务社会、展示参政党形象的一个品牌。迈步新征程、夺取新胜利,新时代法治四川建设的蓝图己然绘就,民革乐山市委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基层法治服务新任务、新要求,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助推

    法治四川增效能、启新篇,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