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三苏故里行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眉山三苏故里行
  • 来源:雅安民革      作者:沈云丹      日期:2009-01-08      编辑:雅安民革      点击:2058
  •   曲径,荷叶,池塘,古树,假山。
      金桂的浓郁,银桂的淡雅,这,就是三苏祠了。大凡古代文人的祠堂,多为园林式的仿古建筑,就像成都杜甫草堂的破旧茅屋,望江公园的薛涛古井。
      此行,是参加东坡文化研讨会重返眉山,沿着那条商贾云集的仿古建筑街道,沿途可见眉山三苏故里的旅游文化特色。三苏祠就在那条街上,有东西两道门可以出入,西大门对面就是三苏博物馆了,这是一个新建的纪念馆,前面是由青色大理石铺就的小广场,毗邻着挨挨挤挤的古玩店铺。
      三苏祠是历代文人墨客拜祭圣贤泼墨吟诗的聚会之处;是庶民百姓期盼子女诗书文章气智达的焚香祈福之地。
      怀抱平安香,步入正殿区,恭瞻“文峰鼎”,驻足,默然,掬一捧虔诚,焚香,向“浩然气节”跪拜。前楹上三匾:“是父是子”“文峰鼎峙”“文章气节”,正是三苏前无古、后无今、扬不骄、沉不浊,“浩若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的文化人的人格写照。
      远离尘世的喧嚣,抛却爱情的忧伤。苏祠,我来祭拜你!
      伫立苏洵老先生《静心而观》的石碑前,静观一池曾经娇艳而今凋零的残荷枯叶,我想起了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观点:“一个人的性情乃至文风,与他诞生的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眉山,这片桃源般的土地,孕育出了一颗淡泊刚直的文心。
      四川眉山,古名眉州。眉山建政,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期间更名颇多,太清二年(548)设置青州,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青州为眉州,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嘉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称眉山县,今为眉山市。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西望雅州(今雅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雅州是三苏父子步入仕途的第一站。
      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苏洵携子苏轼、苏辙从眉州到雅州,拜见朋友雷简夫,雷时任雅州知州(因宋人有沿袭唐人的叫法,也将知州称太守)。在雷太守极其同僚的引荐下,苏洵携二子进京赴考,兄弟二人于嘉佑二年(1057年)同举进士,从此离开故土,步入仕途,只有父亲苏洵的遗骨回到了故乡。
      苏轼和苏辙至今守望于河南省郏县小峨嵋山,在天之灵不时遥望着故乡和深藏在故乡的初恋。苏轼一生坎坷曲折,侧身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夹缝,仕途多舛,虽然爱国爱民爱文章,却不得重用,因“乌台诗案”一贬再贬至儋州的海角天涯,叶落不得归根。
      在险象环生、屡屡受伤的政治风云中,他依然胸怀宽广、宠辱不惊、学识渊博、同情平民,奖励后生。面对宠辱他是超脱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豁达姿态促进他著书立说。诗歌、政论、散文、杂文等累计达4335首(篇),书法与黄庭坚等并称为“四大家”。涉猎的医学、绘画、音乐等也颇有建树,不愧是我国11世纪的文化巨人。
      漫游三苏故里,陶醉苏祠,流连。
      如读浩瀚文史,充满迷人的魅力。汲取文史知识博深的营养,饱览幽静园林秀丽的风光,品尝东坡肘子、东坡鱼佳肴,畅饮三苏美酒,喜闻丹桂飘香,怀想古人古事的余味悠长。在古老的苏公井旁古老的桂花树下,穿越时空,我看见幼年苏轼在母亲的指导下,吟诗、填词、作画;看见壮年苏轼携妻带子颠簸在被贬官、被流放儋州的荆棘路上;听见他荡舟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人生感叹,对文化以及文化人的性格与命运,我顿然领悟,释怀。
      文化这个精灵,时而是喧嚣的、浮躁的;时而是势利的、柔弱的。曾经有学者说:“知识如财富,积累太丰会危害身心,许多学问渊博的人,到最后不是变得冰冷、世故,就是被知识所危害,不得善其生。”苏轼的坎坷纵然是性格所致,更多的还是时代使然,倘若他诞生于唐代,免不了也会被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妨把年代再往后奋力推移吧,不准还是逃不脱“文化革命”式的“焚书坑儒”,犹如我的父亲和我家族的长辈们,那不堪回首的文化人的悲惨结局。
      优雅转身,回眸,别了,苏祠。你的山水、树木、碑林;你的内涵、气节、神韵,在梦里,在醉里,滋养着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