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为眉山乡村振兴建言——民革眉山总支社群民意信息获民革中央采用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眉山:为眉山乡村振兴建言——民革眉山总支社群民意信息获民革中央采用
  • 来源:民革眉山市总支      日期:2021-08-04      编辑:眉山市总支      点击:1710
  • 近日,民革四川省委会印发“2021年上半年四川民革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获采用目录”,民革四川省直属眉山市总支副主委,民革眉山市直二支部主委、东坡区政协副主席宿丽霞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亟需改革重塑》建议获民革中央采用。

    宿丽霞认为: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富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通过调研,她发现: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明显趋弱,一是供给体系不完善。主要依靠农信机构开展基础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单一;除农信机构在眉山全市实现了乡镇村三级的物理网点或机具的全覆盖外,其他村镇银行点少面小,基础网点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镇建设、产业链延伸等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与目前金融产品不匹配。二是主力机构不强大。县域农信机构普遍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农信机构近两年不良贷款快速攀升,风险化解压力较大;农信机构在被动接收、持有与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抵债资产税负太重。三是财政扶持不深入。风险补偿金小额分散;融资担保撬动不足;财经互动引导不够。

    宿丽霞建议:一是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改革一家独撑为合力共支,扶强做大农信机构的同时,指引农行下沉网点,加大涉农业务的创新与支持,引导邮储银行逐步增加网点办贷功能;对改革扩大的中心镇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半径和能力,对偏远村社金融服务机具进行功能升级,或增派金融服务流动车弥补服务缺失;加强保险、期货、租赁、担保、基金、小额贷款等更多的新型金融业态服务农村;试点“金融村官”进社区入乡村全方位提供金融上门服务;创新“党建+金融”服务模式。二是重点扶持农信机构生存发展。在不改变农信机构县域法人地位的情况下,允许市县农信机构交叉持股,以大领小,以强带弱;参照四大资管公司税收政策,对农信机构被动接收的抵债资产,在持有、处置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在科技投入、用人机制、内部改革、外部服务等方面给予农信机构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其支农实力和发展后劲。三是深入推进政府政策配套支持。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助力银行风险识别;省市县各级整合资源,做大涉农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展风险分担与财经互动评比考核,引导各项政策更好更多惠及农业信贷;加大农业保险补贴,扩大对特色经济作物、高科技饲养等的保费补贴。从中央层面制定信贷保险产品创新,下沉各级政府开展涉农保险贷,逐步建立银保合作农村金融共同体,共同分担涉农金融风险,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后盾。

    近年来,民革眉山市总支坚决贯彻万鄂湘主席对参政议政工作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民革中央“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工作要求,在调研及日常活动中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民生和普遍性问题挖掘、收集信息,向上反映社情民意,保证社情民意及时、快捷传递,有效引导参政议政工作提质增效。2021年上半年,民革眉山市总支已上报信息7条,被民革四川省委会采纳7条,民革中央采纳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