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成都市委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民革成都市委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 来源:民革成都市委组织处      作者:民革成都市委组织处      日期:2013-07-15      编辑:成都民革      点击:4191
  •     民革成都市委第九支部成立于1955年,现有在册党员112人,平均年龄50.2岁,党员主要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企业家、律师及社会经济界人士,具有综合素质高、涉及行业广、高收入阶层的特点。
        在历届班子的努力下,支部工作一直是民革成都市委关心、关注的重点支部,支部组织和支部多名党员个人多次得到民革中央、四川省委及成都市委的表彰,近年来,支部工作在新一届支委的通力合作下,务实创新,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支部建立了六个职能工作小组,现就将各工作小组开展的工作情况做相关汇报:
        一、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是基层支部的灵魂核心工作,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制度性建设、组织发展、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民革九支部始终把组织建设作为推动新一届支委工作的基础工程,以规范化为抓手,推进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派的履职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创新方面:
        1、议事决策更加民主规范。组织生活安排,均提前召开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商议决定,既保证了集体领导,科学、民主决策,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组织执行力增强。进一步完善并严格财务管理和档案管理,使支部党费及企业家捐助经费管理透明,公开,使用高效;积极推荐支部党员积极分子参加民革省委、省社会主义学院等举办的培训,以提高党员素质,支部宣传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3、狠抓支部领导班子搭建指导工作。支部主委经过充分了解和考察,充分听取民革党员的意见和建议,选择热爱公益,积极奉献的民革党员组成支委。一批年富力强、热爱民革工作的年轻同志被选入支部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了支部活力和生机。
        4、党员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力推进。一是党员培训力度加大。按照《民革中央2011年-2013年党员干部培训规划》,选派多人骨干党员参民革省委、民革市委等举办的培训学习,使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及参政议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任文海同志当选四川省人大代表,付玉平为省政协特邀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委员、双流县政协委员, 周洪奎为成都市政协委员。
        5、组织发展:严格把关,吸纳大批政治成熟、有工作经历的同志加入组织,考察前期邀请数次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后,支部主、副主委与其多次交流,认为具备政治成熟、热爱组织、对党忠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才正式吸收入党。
        6、领导班子建设:把一批具有政治素质强,工作能力高,积极参加党内各项工作的同志,模拟领导岗位,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实行各项指标评比后,党员大会民意测验的方式,推荐到相关领导岗位。
        7、组织管理工作:每个工作组由一位副主委分管,抓落实,并必须定期交流互动,让在具体实际工作执行中,发挥支委积极性和提升组织管理水平。
        8、制度建设:除了完善六个工作组的工作职能目标管理外,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建立了相关规定,比如《党费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定期关注关心孤寡老人和本支部老同志的通知》等等制度,并执行相互监督机制,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二、社会服务工作
        深刻理解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一种形式。围绕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四川省情和成都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才荟萃优势,支部企业家党员较多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并把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工作内容:
        1、加强自身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强调支部从事经济工作的党员,时刻保持两个健康发展:保持企业要长效健康的发展,企业家自身也要健康发展。结合本支部,有一群有影响的法律工作者的优势特点:开展义务法律知识讲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健康发展的案例交流分析、座谈,增强法制意识,培养企业家党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民革企业支部历年坚持捐资助学活动,其中,向彭州谢海伦、刘晓雪连续5年,每年分别捐助2000元人民币。受助者已经顺利完成学业,并考上大学。
        3、关心民生、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组织支部企业党员积极参与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四川中海燃气直接投资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民生工程超过5000万元,并提出了中海燃气――民族同胞的燃气口号,为藏区和谐稳定、发展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4、付玉萍同志长期参与并领导黄埔后代女童班捐资助学活动,帮助学龄女童,提供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学习和生活帮助活动。出资修建华阳终点广场――玫瑰广场。积极治理水环境,将华阳终点广场的一条臭水沟疏通成为清澈的小河流。
        5、周洪奎同志除积极为贫困儿童捐资助学外,还通过《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扶贫助学基金》助学30多人,助学金额已达20余万元。
        6、以付玉萍、周洪奎、徐正洪等数十个党员做表率的,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以不同方式先后捐款、捐物达一千万余元,带动了一大批本支部党员踊跃献爱心,帮组不同阶层重建幸福家园。
        7、关爱抗战老兵,记载口述历史,支部每年轮流组织邀请30-50名有影响的特困抗战老兵座谈交流,并对点捐赠2000元以上不等的钱财物资,感恩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8、积极与中共社会服务职能部门深度交流沟通,研究政策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项目形式作载体,结合政治层面需求,因地而治,企业支部联合三家企业拟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镇紧邻彭家珍祠堂,占地1500亩,投资15亿,挖掘文化内涵,涵盖保路运动、辛亥革命、民国风貌、民革渊源、川军抗战和孙中山精神,突出民革的特点和发扬民革的优势,建设“中山文化产业园”。项目的成功,开创了民革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形式。
        9、结合支部的自身优势资源,关注“三农”问题,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和“三下乡”活动,支部党员周洪奎个人连续五年每年捐助崇州市行知中心贫困学生20000元,中海燃气连续三年对藏族同胞,尿毒症患者,每年对口捐赠20000元,支部党员对孤寡老人、失独老人的捐钱捐物2000元――10000元不等的有14位。多方面发挥支部企业的党员积极性,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工作在各社会阶层产生了良好影响。
        10、支部组织企业家做定期交流互动,鼓励起到资源整合、共谋发展的积极作用。初步掌握现有资产规模上亿的企业家和资产过2000万元的有近20位党员,每年创造利税过亿,解决劳动就业数千人。为积极打造“同心•博爱”民革社会服务工作新品牌做出了重大突破。
        11、支部支委韩冬主任、杨江岚、段正银等律师,长期坚持无偿为弱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为高新区社会工业服务局、成都富士康工业园区进行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法律援助300余人次。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法制建设做出了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