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根植乡村 助力振兴——达州民革党员杜咏载誉再出发!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达州:根植乡村 助力振兴——达州民革党员杜咏载誉再出发!
  • 来源:民革达州市委会      作者:谭明永      日期:2022-11-02      编辑:达州民革      点击:912
  • “种茯苓,幸福临,巴河流域气氤氲,杜家有个好儿郎,乡村振兴他先行。”在达州市达川区虎让乡罗庙村,只要是一提起民革党员、达州市政协常委、孕婴计划总经理杜咏,村民们无不翘起大拇指。

    杜咏是罗庙村人的骄傲,凭借吃苦耐劳的干劲,历经十多年的诚信经营将达州市孕婴童宝贝计划公司发展成为了达州市孕婴童行业中的佼佼者。

    杜咏是达州出名的善人,胸怀达则兼济天下的仁心,他关爱弱小、乐善好施,近年来个人累计捐款捐物800余万元,受助对象涵盖儿童福利院、基层村级组织、中心小学和环卫工人以及贫困家庭,2017年,被民革中央表彰为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杜咏还是脱贫攻坚的践行者,他致富不忘桑梓,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在2017年的脱贫攻坚中,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该村流转土地300亩,栽种银杏树苗约10余万株,带动了家乡银杏种植产业化发展,2021年,被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在罗庙村顺利通过脱贫验收后,如何让家乡产业发展得更好、环境变得更美、乡亲变得更富又成了杜咏思索的新问题。

    去年,在一次偶然的闲谈中,具商业眼光的杜咏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发现自己的家乡地处巴河流域,远离城市,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于是,在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的推荐下,经与村支两委商议,与村民们沟通,中药材茯苓便在罗庙村落了户。

    没有技术,学!没有技术员,请!没有土地,流转!只要是杜咏定下来的事,没有办不成的。由于是初次尝试,同时为了摸索经验,杜咏与村集体合作,投资40余万元,流转土地30亩,种植茯苓3万余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次的丰收,无不源于平时的辛勤劳作;所有成功的取得,无不基于日常的拼搏奋斗。10月30日,杜咏带领30多位村民来到了田间地头,奏响了茯苓丰收曲。今年,该村共收获15吨茯苓,全部远销安徽省,给村民们带来1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

    站在秋色满园的田间地头,杜咏满怀信心地说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今年遇到了高温干旱天气,给茯苓的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一株23斤重的茯苓王给我增加了信心!证明这个地方还是适合茯苓的生长。虽说今年是种植茯苓的第一年,通过技术员的精心指导和村民们的努力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来年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领家乡人民致富奔康”。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家乡曾经给了杜咏成人、成才、成功的给养。而今,在罗庙村这片秀美的土地上,杜咏载誉再出征,凭借浑身豪气和胆识,扎根乡村反哺家乡,带领着乡亲们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