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大众的才是最根本的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人民的、大众的才是最根本的
  • 来源:民革南充市委      作者:王晓贤      日期:2011-06-09      编辑:南充民革      点击:3774
  •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辛亥百年,我们应该记住什么、应该总结什么,面对当今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最重要主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无疑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它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中华民国;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在这之前,中国历史上的每次起义也好,变革好好,改良也好,都是建立在“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和封建等级制度之上,而辛亥革命宣传了西方民主思想,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新信仰。所以说辛亥革命也是一场中华民族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在精神上、思想上获得了大解放,各种思潮涌入国门。也是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以至爆发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而且是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尚明轩所说的那样:辛亥革命是中国和亚洲历史上一场真正的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民主革命的伟大先导;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范。
        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
        孙中山无疑是伟大的,他在中国历史的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说:“在近代的中国政治领袖里边,孙中山是唯一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的真正领导者;孙中山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三民主义”,制定了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孙中山终其一生自始至终是一个民主革命家,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革命者,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孙中山的“爱国、革命、不断进步”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奋勇前进,江泽民指出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许多宝贵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
        在肯定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孙中山的崇高历史地位的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和探讨它的不足、缺陷,这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尚明轩指出:没有辛亥革命的成功之路和不足,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中国,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华民族自由独立于世界”的国际地位。
        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认为:辛亥革命是上层绅商的一个社会运动,是他们主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直接或间接领导的武装起义有十余次,都先后归于失败,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单纯依靠会党、新军、立宪派,或者革命党人单打独斗,没有唤起民众的觉醒,每次起义都没有民众的呼应。就是武昌首义也是多少有点偶然性,是立宪派人士汤化龙出面才稳定了局面,才争取到了外国人的同情,才说服了黎元洪改变主意,才有后来的局面。不仅是武汉立宪派帮忙革命,其他地方也都有立宪派在帮忙革命。为什么袁世凯能轻易窃取政权,不是孙中山的退让,在一无军队,二无民众基础的情况下,他是控制不了,只能接受既定事实,接受由立宪派和旧官僚原来已经达成的协议,就是把政权让给袁世凯。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领导进行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一系列斗争,基本上每次斗争孙中山的依靠力量是地方实力派或者军阀,仍然没有发动民众的参与。这些充分说明,不管是孙中山还是其他革命党人从根本上忽视了群众的力量。这与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所以结果也是完全相反的。没有民众参加的革命是不完全的革命,没有民众参加的革命是不成功的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基本教训。
        辛亥革命维持了当时中国各阶层的利益。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其中“平均地权”成为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的核心内容。“平均地权”的思想是孙中山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问题后与中国实际情况需要相结合而提出的,触及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在当时是先进的、革命的。但是,“平均地权”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脱离当时中国农民阶级实际情况,对广大农民是没有吸引力、号召力的,因而是没有民众基础的。辛亥革命没有得广大民众的呼应也是自然而然的了。“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口号,虽然它只是一个口号,但它以极其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共产党的土革命纲领;不仅如此,它还说明了土地革命是通过“打”而不是通过“买”的方式进行,指明了土地革命的对象、目的,远比“平均地权”对广大农民有吸引力、号召力。谋求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革命才是彻底的革命。这是辛亥革命的基本经验。
        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现在正在创造历史。当今的中国远非百年前的中国可比,我们取得了成功,我们远离了苦难,我们屹立于世界。但百年前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谱写的英勇事迹,我们不能忘;百年前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我们要继承、发扬;百年前先辈们的经验教训我们要吸取。首先,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富裕,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一切政策都为这个根本目的服务;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只有尊重群众意见而制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到群众理解和拥护,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人民的、大众的才是最根本的。
     
         参考书目:
         1、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周铁农  民革中央网站
         2、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尚明轩 《团结报》2011.04.07
         3、辛亥:摇晃的中国   张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爱国、革命、不断进步――中山精神读本团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