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五花肉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一刀五花肉
  • 来源:民革广元市委员会      作者:孙先成      日期:2020-10-26      编辑:广元民革      点击:69483
  • 改革开放以后,健在的母亲每逢佳节在全家团聚时,总忘不了炒一盘用猪五花肉作主料制作的回锅肉,弟妹们均把筷子伸向鸡、鱼、瘦猪肉制作的菜肴,对略带油腻的回锅肉不屑一顾,而我却情有独钟地端详着散发出木耳、蒜苗清香的回锅肉。每当此时,多年前的一件往事便涌上心头。

    1960年春节前夕,全国人民在“饥荒岁月”中挣扎,元旦、春节,国家配给每个居民半斤肉,凭购粮证、肉票购买。大哥在部队,父亲和母亲均因营养不良患水肿病卧床不起,买春节供应物资的任务当然落到了我身上。一天中午放学后,我顾不得吃午饭,放下书包就急忙到街上的肉食供应点买肉。到了那里一看,买肉的人群早已排成一条长队,我忍着饥饿排在队伍后面,等了约一个多小时才靠近卖肉的案桌。正当我掏出购粮证时,却发现买肉的钱和肉票都不见了!急忙四处找还是没有找着。由于饥饿和惊吓,我当时眼前金星乱冒,浑身冷汗长流,也不敢回家吃午饭,只好含着眼泪到学校上课。放学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进家门,母亲埋怨地说:“你买好肉后也不回家吃饭,还叫人帮你提回来,真是人越大耍心越大!”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呆呆地看着挂在我家柱头上那一刀约3斤左右肥瘦相间的猪五花肉,百思不得其解。同住大院的张大妈事后向我说了那刀五花肉的来龙去脉:原来我丢失肉票和钱的事,被排在队伍后面买肉的一位回广元探亲的解放军军官看见,他买好肉后向张大妈打听到我家的住址,把当时非常珍贵的三斤猪五花肉提到了我家,对我父母亲说,是我托他带回去的。

    听了张大妈的诉说,我便觉得有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50多年前的温馨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我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待我知道原委后,原先躲藏在乌云后的太阳不知什么时候也露出笑容来了!

    晚上,我向母亲讲述了那刀五花肉的故事。母亲听完后,语重心长地说:“二娃,你长大以后,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这刀猪肉的事。”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由于有了那三斤五花肉,在灾荒年月里我家过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春节。大年三十那天,拖着病体的母亲从柱头那刀肉中,割下一小块,炒了一盘回锅肉,为病重在床的父亲补充营养,也算我们全家的一次团圆饭。父亲却舍不得先吃,一定要喂我们三兄妹。我们站在床边,等着父亲用筷子夹着回锅肉喂我们,小妹胸前还拴着个小围裙,看见美食,口水都流出来了。弟弟还把父亲给他的一片回锅肉放在手心里,像吃棒棒糖一样慢慢地舔。

    那一刀救命的猪五花肉产生了神奇的作用,父母亲的水肿病也逐渐好转起来。当时自己年少不谙世事,未能及时去寻找并当面感谢助人于危难之中的亲人解放军,这是我一生最为遗憾的事。但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一刀五花肉,浓缩了我半个多世纪的思念。

     50多年过去了,经历的一些事情如过眼烟云一样渐渐淡忘,唯有曾经挂在我家柱头上的那刀五花肉在脑海中的印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显清晰,它使我懂得应该怎样做一个平凡而又善良的人——纵然世情变幻,但也初衷不改。我曾先后在嘉陵江与南河游泳时救起24名落水者;多次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取出部分向全国各地的灾区寄去捐款。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广元成为重灾区。我多次冒着危险,为受灾群众搭帐篷、送物资,通过电话慰问支部党员并向重灾区捐款,被民革广元市委授予该年度“优秀民革党员”称号。2010年9月28日,我通过广元市红十字会签订协议无偿捐出自己逝世后的眼角膜、各种器官和遗体,成为一生中最大的善举。上述行为都源自那刀难忘的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