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科技兴农 种下脱贫攻坚菜——记经开区支部主委唐建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内江:科技兴农 种下脱贫攻坚菜——记经开区支部主委唐建
  • 来源:民革内江市委会      作者:刘颖      日期:2020-07-08      编辑:内江民革      点击:106677
  • 一场脱贫攻坚大冲锋,在甜城大地激战正酣。

    身为内江市政协委员、内江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民革内江市经开区支部主委,近30年来,唐建一心扎根农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选育小麦、油菜、玉米、蚕豆、豌豆等新品种13个,引进蔬菜新品种数百个。

    在科技兴农的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将农作物种植的“毕生绝学”传授给每一位有需要的人,为贫困村脱贫致富贡献了智慧力量。

    为送种苗,自掏腰包买了一辆车

    “快点来,唐所长又来给我们送苗子了。”6月8日,像往常一样,唐建开着他的面包车,和同事前往东兴区顺河镇高升村,赠送市农科院选育的紫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种苗1000余斤。一路上遇到村民,老远就给他打招呼。

    一开始,唐建都是自己到客运站坐大巴车或者搭别人的顺风车,特别是工作初期,一周要下乡2-3次,每次送种苗,都是上千斤重。搬上搬下费力气不说,有时把别人车弄脏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2013年,为了方便运送种苗,唐建自掏腰包,花了近5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对于当时每月工资才1200元的他是笔不小的开销,周围人更是不理解。

    “山高路远,种苗多,没车实在不方便。”说起自费买车的原因,唐建笑着说;“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买个面包车实用,方便运送。”

    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10月13日,为了去看前期送的120袋内油835油菜种子出苗情况,在离村不到5公里的地方,由于修路,雨水多,面包车深陷泥土中。村上4个村民帮忙推车,用谷草垫,棍棒撬,各种方法都试了,一个多小时才从泥淋路中推出来。

    当唐建准备给村民付点“辛苦费”时,大家纷纷表示,你都是来帮我们的,怎么可能收你的钱。这一点让唐建感动不已,也深深感受到扶贫背后带来的“甜”。

    虽然现在,唐建早已买了新车,但面包车仍是他每次下乡进村的“坐骑”。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将种苗送到每一位村民手中,从未报销过一次费用。

    “真心佩服唐所长,工作30年来,总在田间地头,日晒雨淋。只要村民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有问题,就算周末也会赶过去。”民革内江市委会副主委郭杰说。

    5年帮扶,让贫困户自力更生

    2015年9月,唐建被派往资中县明心寺镇吴家山村,担任驻村农技员。

    第一次去村里,唐建就和村干部们一起把全村走了个遍,尤其对11户特贫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唐建发现,村民们脱贫的意愿并不强烈,特别是6社贫困户黄桂银。

    由于黄桂银丈夫去世,女儿在外打工,加上自己身体残疾,难免有着‘等、靠、要’的固化思想。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不想方设法通过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来脱贫致富,脱贫只会难上加难。”为了帮助黄桂银,唐建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她家看看,给她送芦笋、紫薯苗子,并连续5年春节都给她送“年货”。

    2018年,黄桂银终于开始转变思想,变得积极主动起来,除了自家的田地,还承包了其他村民的地来种。自己也开始喂鸡、鸭,加上村上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工作补贴,每月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为了拔掉乡亲们思想上的“穷根”,唐建还挨家挨户向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宣传脱贫政策,给他们开展技术培训,教他们如何科学种植蔬菜。

    唐建的话说进了贫困户的心坎里。大家都很振奋,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农民最缺的就是技术。”唐建深知,只要拥有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脱贫一定有希望。

    多方奔走,培养产业扶贫的“造血细胞”

    “莲藕种子每个间隔1.5米左右,芽朝下,埋5至8厘米就可以了。”3月20日,位于内江经开区交通镇同意村的内江市兴意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唐建与科技人员王一鸣前往现场,指导农户种下50亩莲藕。

    据唐建介绍,同意村种植的品种是“鄂莲6号”,特点是莲花花型漂亮,莲藕口感好,亩产约在3000斤至5000斤左右,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预计今年10月左右就能首次收获,产值将达 100 万元以上。

    为了推广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唐建长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采取课堂集中授课、现场培训、田间指导、驻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同层次的蔬菜技术培训,更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全市蔬菜从业人员答疑解惑,快速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

    2019年,唐建还作为省扶贫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四川省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先后前往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凉山州盐源县、雷波县,甘孜州巴塘县等地开展决策咨询,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产业扶贫才是造血式扶贫,要扶大扶强、扶持产业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扶贫。

    这几年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改善,大家对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老百姓积极主动,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来实现增收致富,这是很好的现象,每次看到贫困群众算收入账,听到他们说‘脱贫没问题’,我就很欣慰。”唐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