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走回过去 走近历史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南充:走回过去 走近历史
  • 来源:民革南充市委会      作者:覃凤琼      日期:2017-04-12      编辑:南充民革      点击:4349
  •                         ――赴广东、广西参加“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心得体会   

        伴着三月的春风,怀着对革命前辈的敬仰,结合民革中央《关于继续组织好“观故居,走多党合作路线”活动的通知》要求。3月12日至3月19日,民革南充部分党员循着民革前辈的足迹来到了广东、广西,参观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旧址、孙中山故居、李济深故居、李宗仁官邸。短短一周时间,却给了我们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当双脚迈入那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陷入了沉思。遥想起烈士们当年献身救国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们墓前,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抬头望着这葬这有七十二位英雄的陵墓,虽然从历史课本上看过它的图片,也从电影中年过许多类似的镜头,然而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它似乎把我带到那个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我想: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地吗?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任劳任怨......这些,不正是烈士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吗?
        来到孙中山纪念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所题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雄浑有力的四个大字顿时让我肃然起敬。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四十年,一生坚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先生说:“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人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孙先生的革命生涯屡经挫折,备尝艰辛,但为了“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他从不因失败而灰心,也从不因困难而退缩。他坚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成有功之日”。任何外来的威胁、内部的分裂、暂时的失败,都不有动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意志,直到卧病弥留之际,他念念不忘的仍是:“和平、奋斗、救中国”。孙中山先生以毕生奋斗践行了他的誓言!
        纪念堂外,几棵木棉树傲然挺拔,鲜艳的木棉花竞先开放,这不正象征着我们的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吗?
        到达梧州,我们直奔李济深故居,这座庄园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040平方米。后有苍翠古铁树林,风景幽雅。故居坐东向西,后北朝南,一道九曲伴月的小溪自南向北缓缓从大门前流过,风水独好。故居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瓦面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 
        我们一行通过浏览参观珍贵的历史图片,加深了对李济深的了解。李济深一生从追随孙中山、与蒋介石斗争、与国民党决裂直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在中华民族危难之中,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而奋斗。他心系祖国统一的民族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次“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的活动,带我们走回过去,走近历史。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伟人们最寻常的生活,更多的是伟人们所散发的那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使我们懂得从历史中把握今天,更懂得了从历史中走向未来,继承和发展革命先烈们的爱国思想和进取精神。为建设祖国不懈努力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