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以文化彰显价值 以品牌奉献和美——乐至民革十六载打造“八月诗会”地方文化品牌侧记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资阳:以文化彰显价值 以品牌奉献和美——乐至民革十六载打造“八月诗会”地方文化品牌侧记
  • 来源:民革资阳市委会      作者:乐至县总支      日期:2024-12-16      编辑:刘明生      点击:196
  • 乐至,是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家乡,是孙中山大本营秘书谢无量先生的家乡……陈毅,不只是政治家,更是一位诗人;谢无量,不仅是书法家,也是一位诗人……乐至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土地,更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城市,先后被授予“中国田园诗歌之乡”“田园诗歌创作基地”等称号。

    正是乐至好风景,盛夏时节又逢君。八月,既诞生了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又人民群众收获的季节。振兴伟业还向前,后辈新征一路先,200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民革资阳市乐至县总支决定以诗的名义承载光荣和梦想,首次举行八月诗会,并收录编辑《八月诗会(雅集)》,至今16载,已成为民革党员的精神皈依、乐至文化领域的重要文化事件,是乐至文化界的重要品牌。

    “八月诗会”同名诗集

    传承文脉,践行乐至民革价值主张

    “诗在远方,更在身边”,这是八月诗会的初心所在。乐至总支退休党员王玉元回忆首次筹办时,仍激动不已地指出,对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新要求,通过诗歌的形式,传承优秀文化,不断为建设现代化乐至凝心聚力,是乐至民革的价值主张。

    八月诗会,有别于只着眼于诗歌探讨的象牙塔、学院式诗会,它更多的是一种普及型大众文化活动,通过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多样性和独有的特色团结本土及相关文化精英,弘扬陈毅元帅和谢无量爱国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服务乐至建设。历经16载发展,八月诗会,已发展成为一个由诗文、书画、文艺表演、《八月诗会(雅集)》四大板块组成的系列活动;《八月诗会(雅集)》收集乐至籍作家近千部作品,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革命家孙中山、陈毅元帅英雄气节,是一本基层民革组织的文化杂志。

    春风意气花争艳,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16届诗会,16部作品集,犹如16岁少年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朝气。“在地处西南一个不起眼的小县,有一群基层民革党员,用诗的语言、诗的方式,吟诵自己的心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共识的精神面貌,民革中央授予乐至总支为全国先进支部实至名归”,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里赞亲临八月诗会指出。

      

    “八月诗会”活动图片

    擦亮品牌,书写乐至民革责任担当

    时有花落至,远随流水香。“请大家有序排队,不要拥挤......”2024年国庆期间,在乐至县政协诗书画院展出《八月诗会(雅集)》收集书画作品时,乐至民革党员宋道学开心并无奈地说道。16年来,乐至民革持续擦亮八月诗会品牌,《团结报》等数十家国省媒体到现场报道,中国红色智慧研究院等数百家(人)国省专业机构、文艺评论家广泛关注,省市民革领导和当地党政乐至多次莅临现场指导,10余万人民群众“诗歌”深受熏陶,在伟人的故乡以及川中一带甚至省内外,其声名远播,香远益清,成为展现乐至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乐至魅力的响亮品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切都在悄然变化,乐至总支用八月诗会的方式支持乐至的文化事业建设,文韬武略的陈毅元帅,深受孙中山、毛泽东器重的一代大师谢无量,先后被“请”进城市的宣传片中、学校的必读的课外读物中......乐至总支坚持利用专题调研报告、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参政议政,在陈毅故里的基础上,进一步唱响谢无量这张名片,先后成立谢无量研究会,在新城区规划建起全国首个以谢无量名字命名的市政广场、捐赠全国第一座谢无量先生铜像,在龙门镇金马村专设谢无量展室,已成为乐至市民乃至外地游客新的“打卡地”。

    16年的坚持,展现乐至16年来的变化,祖国16年的变化。“我们将继续丰富‘八月诗会’的文化内涵,不断彰显中国诗歌、中国文化的精神和魅力,全力推动乐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进一步凸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担当作为”,乐至县政协副主席、民革乐至总支主委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