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杯”征文:农村的年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同心杯”征文:农村的年
  • 来源:民革乐山市委员会      作者:朱文全      日期:2011-07-14      编辑:乐山民革      点击:4180
  •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过年时,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是我们孩提时代最盼望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可以天天吃肉,可以不用干农活,可以放心的休闲几天。我出身农家,小时家境比较清苦,农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就割草、锄地、挑粪等,什么农活都在干,每天累的精疲力竭,渴望着好好休息。清贫的生活,对肉的渴望更是现在的孩子们所无法理解的。那时,吃肉是非常难得的事情。看见哪个姑母、姨父家割肉,就故意跑到家里玩耍或是帮忙干活,为的是晚上能够在那里吃饭打牙祭。而且,不管哪家吃肉,必定要请长辈一起吃饭,并且要等到长辈坐在桌子上方之后才能开始吃饭。
        说到过年吃肉,还有一个在物质匮乏年代的冷笑话。有一家人,由于家里劳动力少,平时就吃了上顿愁下顿。过年了,没有钱割肉,过年是要吃肉的,怎么办呢?这家人就将年底分的红薯煮了一大锅,除夕之夜,关门闭户吃年夜饭。恰逢队长巡夜看望社员,走到这家门口,听见里面传出声音:“这块大的肉你吃,你小就吃这块小的肉……”。“哦,这家还有大块的肉吃哦?”。队长推门进屋,肉星子都没看见一点,看见的是一大锅的白水煮红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开始对外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农村也开始进行包产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改善,吃肉已不再是奢望,过年的菜肴也越来越丰盛了。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同时,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但保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使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全面推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民却越来越觉的年味变淡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同时也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加强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我们相信,在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广大农民的腰包将会越来越鼓,年过的越来越好,年味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