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专访】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里赞代表再谈看法和建议 - 四川民革
  • 您的位置:四川民革 >> 信息浏览
  • 【全国两会|专访】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里赞代表再谈看法和建议
  • 来源:人民权力报      日期:2022-03-09      编辑:民革四川省委      点击:476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围绕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话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四川代表团代表里赞、耿福能、陶勋花。

    里赞:加快完善乡村振兴领域法律规范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尤其是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各地陆续出台了省级《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这标志着依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的到来。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通过在基层调研了解到,实践中,乡村振兴相关配套法规制度仍不够完善,乡村建设领域相关标准或制度还有待优化,乡村相关土地利用政策还需积极探索和推广等。

    “乡村振兴相关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里赞告诉记者,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乡村振兴领域立法修法工作也有同样的特点。在《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和地方省级《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出台之后,对应粮食、种业和耕地等方面加快立法修法。

    “农村土地相关政策还应积极探索和推广。” 里赞认为,农村土地是农村、农业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口。乡村振兴除了需要相关配套制度外,农村土地相关政策应着重且及时考虑,对于农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等相关制度试点探索还应持续深化,对应的保障法规或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

    “相关乡村建设标准亟待调整更新。” 里赞说,在乡村振兴领域一些产业或业态存在建设需要,但诸多乡村建设相关标准依然参照城市建设标准,相关城市标准在乡村建设中的合理性和指导性严重不足,不仅不适应乡村发展内生规律,更不利于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里赞提出了关于加快完善乡村振兴领域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议。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相关配套制度。”里赞建议强化制度引领,加快推进粮食安全、种业和耕地、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如加快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聚焦重点法规精准发力,注重与时俱进,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渔业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编制修订。

    “重点研究和制定出台农村土地相关政策。”里赞建议持续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相关规章制度,在已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验在流转程序、合同、监管方面政策支撑。里赞认为,对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相关制度,各地积极试点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些政策或地方实践经验应逐步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指导各地出台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从而积极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法律支撑。

    “强化鼓励引导,力促不断完善乡村建设标准体系。” 里赞认为,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中乡村建设项目的标准化、规范化还应加大探索,应鼓励乡村项目建设探索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在实践基础上,共同推动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设计、规划、建设的地方标准,积极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等方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参考模板。同时,在遵守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鼓励试点特色村落、乡镇相关建设新标准新体系,并给予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创新空间和容错机制。